通师院发〔2008〕87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文件精神,强化师范生从教能力,学院组织师范生面向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基础教育开展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为保障支教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顶岗实习支教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映山红顶岗支教计划”,齐心协力抓好顶岗实习支教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帮助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低等问题,提高薄弱地区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地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目标任务
(一)提高实习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学生在实习基地全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学设计与组织、学生教育与管理,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
(二)提升支教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与支教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促进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从而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三)增强高校教师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高校教师特别是从事师范专业教学的教师,通过带领和指导学生实习,深入了解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提高师范专业办学实效性。
(四)探索师范生教育实践新路径。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开展职前职后培训,为农村建设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持,构建与地方基础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三、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顶岗支教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顶岗支教工作的领导、组织、部署和协调。
组 长:刘惠洲
副组长:刘成有
成 员:各系主任、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顶岗支教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教务处。
办公室主任:刘成有
副主任:张寒平
四、实施方式
(一)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支教基地。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实习协议,将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原则上,支教基地建立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主要指县以下乡镇中小学),每个县建立10个稳定的顶岗实习支教基地。基地提供全职教师岗位,安排学生顶岗教学,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和住宿、生活条件。
(二)顶岗支教办公室制定顶岗实习支教计划和实习指导与考核计划。各系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支教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每学期从三年级或四年级师范专业本科生中选派优秀学生,进行专门训练,定期、定向、定量分派到顶岗实习支教基地。
(三)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优势,利用好顶岗实习支教平台,广泛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和咨询服务。
五、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每学期放假前,教务处负责与支教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联系,确定下一学期顶岗实习支教需求;
2.教务处汇总形成每学期支教用人计划,通知相应各系;
3.各系根据教务处通知,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做出具体安排,将名单报教务处;
4.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遴选顶岗实习支教指导教师;
5.每个顶岗实习支教基地县区选派一名驻县教师,负责学生管理;
6.教务处对参加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进行动员和岗前培训,聘请基础教育专家对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和重点培训,组织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各种评课活动。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
实习过程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实习时间:至少一学期;
2.教学实习:包括备课、教学设计、听课、试教、评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环节,周学时在4—15学时;
3.班主任工作实习:要求实习学生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班团活动,主持班会,做学生思想转化工作,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等;
4.教育调查和教育研究:实习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与实习学校情况选题,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题进行教育调查。鼓励学生跨专业合作撰写调查报告;
5.协助实习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习期间鼓励实习生多为实习学校办好事、办实事,如结合专业特点为教师开设各类讲座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为实习学校制作课件、维修设备等;
6.在当地开展文化科技赶场活动或文化科技推广主题宣传活动。
(三)总结与汇报
1.实习结束后,认真做好实习总结,写出个人自我鉴定,驻县教师写出工作总结,召开座谈会,认真总结经验并推荐优秀实习生;
2.实习材料上交归档;
3.组织优秀支教实习学生汇报讲课;
4.召开支教学生座谈会并表彰优秀实习生。